《江西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

导语 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西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该办法是为了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而制定的,具体信息请查看全文。

  第十九条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土地、山林、水面等生产资料开展农副业生产,以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条件。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农业、渔业、畜牧兽医、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二十条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服务管理制度,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一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二十二条民政部门应当对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村民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

  第二十三条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四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对其合法的私有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收益归其本人所有。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后的遗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