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复产复工管理人员责任清单

导语 南昌市卫健委发布《企业复产复工防控工作清单》通知,明确了管理人员责任清单。返岗前需对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建立健康排查、申报制度等工作。

  管理人员责任清单

  (一)通过在线课程、在线答题等分散式方式对全部员工进行返岗前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并教育引导职工不信谣、不传谣,保证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得组织集中培训。

  (二)建立健康排查、申报制度。提前排查每一名员工的来源地和14天内活动轨迹,优先安排本地员工返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点对点”包车方式组织工人返程。人员的摸排工作要落实到各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建立个人健康信息表,内容包括:春节期间的个人活动轨迹、接触人员情况、个人及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等情况,并确保真实填报。

  (三)重点地区人员应在集中隔离场所隔离观察14天,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岗。拟返岗人员所处社区/村存在确诊或疑似病例并进行封闭管理时,直到所处社区/村中最后1例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方可返回。其他地区员工,确因生产需要返岗的,在体温检测正常、无密切接触史的情况下,可按照“厂区内上班,14天内不得离开厂区、宿舍或指定区域”的方式返岗。合理安排轮岗排班,采取“小班制”模式,减少单班在岗人数。

  (四)怀孕妇女、有慢性基础疾病,以及超龄(60岁及以上)的员工暂不安排返岗

  (五)建立职工晨检、午检、夜检等制度。由专人负责对每位职工进行每日早晨和中午上班前的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并做好登记。有集中住宿的或夜间上班的,夜间必须安排一次主动监测,并安排专人值班值守,避免出现串寝等聚集性活动。员工从外地返回单位时,统一开展一次发热等体温检测。

  (六)无班车的企业,引导员工采取步行、骑行,或者乘坐私家车的上下班方式,并固定上、下班路线,途中佩戴口罩。有班车的企业,每位乘车职工在上车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有发热症状或未佩戴口罩者不得乘坐班车和进入单位;应合理安排乘坐班车人数,保证每位员工均有座位,避免人员密集,降低感染风险。

  (七)加强职工工作、生活、居住等场所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宿舍、车间、会议室、食堂等区域必须保证每日白天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夜间有条件时进行全面通风

  (八)公共区域(如厂区、门厅、会议室、车间、卫生间、食堂、宿舍等)和物体表面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办公场所手部接触到的部件和物件(如楼梯扶手、电梯按键、门把手、垃圾桶等)进行消毒处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有交通车的企业,严格按照《公共交通工具消毒操作技术指南》规定,每日消毒通风。停止六层及其以下楼层载人电梯使用,停止使用集中空调。

  (九)严格执行请假销假制度,并对请假人员进行追踪。停止职工非必要的出差。提倡网上办公,最大限度减少大型聚集性的室内活动如会议、培训等,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要控制会议、培训时间,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会议时间过长时(1小时以上),中途至少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开会不准备茶具、茶水。30人以上会议,必须向属地指挥部报备。

  (十)设有食堂的企业,食堂统一配餐、打包用餐;各部门向餐厅报送用餐人数并统一取餐,打包带回单独用餐。推行分时分餐制,不允许集中用餐、不提供餐具。

  (十一)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食堂服务人员每日上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检查,作业中必须佩戴手套、医用口罩等。食品留样按照规定执行。

  (十二)单位服务员、安保、清洁员、物业管理等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十三)发现单位有密切接触者或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症状,应严禁其上班,并立即报告属地街道/社区,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将其带至单位发热病人临时留观点,由属地基层医疗机构预检分诊,视情安排专用车辆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应对处置等工作。

  (十四)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后,经当地专家组评估,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发展趋势,由属地指挥部决定,企业采取临时停工或暂时关闭措施。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南昌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昌通码】可获昌通码申领入口/流程/黄转绿码方法、场所码申领流程、居家隔离上报指南。

点击关注本地宝
返回首页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本地宝产品
反馈 提问